病怀
人生老须至,在我不敢辞。
老人多寿康,我胡病扰之。
一从婴弱痾,筋力渐告疲。
凌晨频揽镜,且复伤鬓丝。
固知非金石,难可百年期。
如何未五十,摧塌已不支。
岂非蒲柳质,望秋辄先萎。
历观宇宙内,气化相推移。
试求古贤豪,存者今为谁。
当知事必尔,奚以嗟叹为。
儿童种旅葵,芳叶正参差。
南风一披拂,流光欲生煇。
玩之百忧忘,浊醪聊自持。
老人多寿康,我胡病扰之。
一从婴弱痾,筋力渐告疲。
凌晨频揽镜,且复伤鬓丝。
固知非金石,难可百年期。
如何未五十,摧塌已不支。
岂非蒲柳质,望秋辄先萎。
历观宇宙内,气化相推移。
试求古贤豪,存者今为谁。
当知事必尔,奚以嗟叹为。
儿童种旅葵,芳叶正参差。
南风一披拂,流光欲生煇。
玩之百忧忘,浊醪聊自持。
现代解析
这首诗《病怀》讲的是一个中年人面对衰老和疾病时的复杂心情,既有无奈又有豁达,非常真实。
前半部分(抱怨篇) 诗人说自己知道人总会老,但没想到病痛来得这么早。别人老了还能健康长寿,自己却五十岁不到就身体垮了。他每天照镜子都看到白发增多,像脆弱的柳树一样比秋天更早枯萎。这里用"蒲柳质"的比喻特别生动——就像河边柳树看着绿油油,其实风一吹就凋零,暗示自己外强中干的身体状态。
中间部分(想通篇) 但诗人很快调整心态:看看历史长河,连古代英雄豪杰如今都不在了,新陈代谢本就是自然规律,自己又何必唉声叹气?这段像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生病不是你的错,这是宇宙的常规操作。
结尾部分(治愈篇) 最后画面突然明亮起来:孩子们种的葵花叶子被南风吹得摇曳生姿,阳光在叶片上跳跃。诗人看着这生机勃勃的景象,喝着酒突然就想开了。这里"流光欲生煇"的画面特别妙,把阳光写成流动的活物,和他手里那杯浊酒形成反差——自然永远鲜活,而人生短暂,不如及时行乐。
全诗像一部快进版的人生纪录片:从抱怨病痛→想通规律→在自然中找慰藉。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会输,但还是要好好过"的烟火气,就像现代人边熬夜边泡枸杞的坦然。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