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狼山 其二

白狼山下血模糊,万里风烟息战图。
寺主复来修草屋,居民原自畏兵符。
三年浪迹江山在,四月风寒草木枯。
酌酒壮怀歌激烈,凭高临远自踟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登狼山 其二》

这首诗描绘了白狼山曾经的战场,并传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感受。让我们逐一解析这首诗的每一句。

第一句“白狼山下血模糊”,描绘了白狼山曾经的战争场面,血腥模糊,展现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这里的“白狼山”可能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点,代表着战争和冲突。诗人用“血模糊”来描绘战争的惨烈场景,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无情。

第二句“万里风烟息战图”,诗人通过描绘风烟万里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的广袤范围和战争的结束。这里的“息战图”暗示着战争的结束和平静的到来。诗人通过对比战争和和平两种状态,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第三句“寺主复来修草屋”,描绘了寺庙主人修复被战争破坏的草屋的场景。这里体现了人们的努力和重建,展现了战争后的重建和希望。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述,表达了对人们的勇气和坚韧精神的赞美。

第四句“居民原自畏兵符”,诗人通过描绘居民对兵符的恐惧,暗示了战争给当地居民带来的不安和恐惧。这里的“畏兵符”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恐惧心理,体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破坏。

第五句“三年浪迹江山在”,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战乱中漂泊三年的经历,暗示了战争的漫长和艰辛。这里的“浪迹江山”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的漂泊和无助。

第六句“四月风寒草木枯”,描绘了四月的寒冷气候和草木枯黄的景象,暗示了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这里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最后一句“酌酒壮怀歌激烈,凭高临远自踟蹰”,诗人通过饮酒壮怀、高歌激烈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未来的思考。同时,“凭高临远自踟蹰”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历史与现实时的沉思和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白狼山的战争场景和战后重建的过程,传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诗人的个人经历和豪情壮志也与诗歌融为一体,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