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十年辛苦阅兴亡,陈迹渐微茫。
剩有萦帘香篆,回环画取愁肠。
文难乞巧,书难乞米,旧业秕糠。
漫诩曹瞒老学,何殊湣度过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朝中措》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人生沧桑与无奈,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时间冲刷下的无力感 开篇"十年辛苦阅兴亡"像一句沉重的叹息——作者用十年光阴亲历时代变迁,但那些重要的人和事(陈迹)却像褪色的字迹般越来越模糊。唯一留下的,只有萦绕在帘幕间的熏香烟痕,像画圈一样勾勒着内心的愁苦。这里用"香篆"(盘香燃烧的痕迹)比喻愁绪,既形象又带着生活气息。

二、文人困境的真实写照 "文难乞巧,书难乞米"用反差强烈的对比,戳破了传统文人的生存窘境:写文章难以展现才华(乞巧),读书也换不来糊口的粮食(乞米)。"旧业秕糠"更是直白自嘲——曾经珍视的学问事业,如今像瘪谷壳般毫无价值。这种对知识分子处境的描写,在今天依然能引发共鸣。

三、历史隐喻中的自省 结尾用曹操(曹瞒)晚年仍苦学和司马睿(湣帝)南渡的典故,揭示更深层的思考:即便像曹操这样的人物晚年勤学,或像东晋皇帝渡江建立新朝,在时代洪流面前也不过是徒劳的挣扎。作者用"何殊"(没什么不同)轻轻一笔,消解了历史人物的光环,也道破了自己与古人相似的命运。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看透世事后平静的苍凉。没有激烈控诉,只是用熏香的余韵、瘪谷的比喻、熟悉的典故,就把一个知识分子在时代变革中的迷茫与坚守娓娓道来。这种将个人命运嵌入历史长河的写法,让平凡的愁绪有了穿透时间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