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幽默讽刺的笔法描写了一只令人讨厌的老鼠,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形象刻画 诗人把老鼠称作"刺鼠",开篇就写它擅长爬墙钻屋("崇墉夏屋惯穿登"),点明它让人厌恶的特点。特别有趣的是说老鼠"相体本无毛骨异"——明明长得和普通老鼠没区别,却靠着牙齿本事混饭吃("养生全仗齿牙能"),这里暗讽某些人徒有其表。
2. 生活习性 诗中生动描绘老鼠贪得无厌的日常:在公家粮仓大吃特吃("饱餐公廪频年粟"),又溜到私人房间偷喝灯油("渴餍私房彻夜灯")。这种对比手法既写实又带着讽刺,让人联想到某些损公肥私的行为。
3. 深层讽刺 结尾两句最有意思:明明有猫("乌圆"指黑猫)在旁,老鼠却肆无忌惮地横行霸道。这里诗人其实是在借鼠讽人,暗指那些仗着靠山或有恃无恐的贪腐者。用"共眠"这个反差强烈的画面,暗示官场中猫鼠一窝的腐败现象。
全诗妙在: - 用常见的老鼠形象隐喻社会问题 - 每句都在写鼠,但句句可对应人间百态 - 幽默中带着尖锐批评,像一幅讽刺漫画 - "饱餐公廪""渴餍私房"等对仗句,把老鼠的贪婪写得活灵活现
这种借物讽人的手法,让读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思考背后的社会现实。
郑文康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