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图二十四首·织

青镫映帏幙,络纬鸣井栏。
轧轧挥素手,风露凄已寒。
辛勤度几梭,始复成一端。
寄言罗绮伴,当念麻苧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织布女子在寒夜中辛勤劳作的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朴素的语言传递出深刻的社会关怀。

开头两句用"青灯"和"虫鸣"营造出夜晚的静谧氛围,昏黄的灯光照着布帘,纺织娘(络纬)在井栏边鸣叫,既点明了时间,又暗示了环境的清冷。

中间四句聚焦劳动细节:"轧轧"是织机的声音,"素手"指女子纤细的手,在风露渐寒的夜里不停劳作。诗人用"几梭"和"一端"的对比,突出完成一匹布需要重复无数次机械动作的艰辛。

最后两句是诗眼,诗人通过织女之口发出呼吁:那些穿着绫罗绸缎的人,请别忘了还有穿着粗麻单衣的穷苦人。这里用"罗绮"(华服)与"麻苧"(粗布)的强烈对比,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体现了对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环境特写到劳动近景,最后定格在织女疲惫的身影上。没有华丽辞藻,却用织机声、虫鸣声、夜寒等细节让人身临其境,更通过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让读者在感动之余思考社会公平问题。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正是古诗打动人心的地方。

楼璹

又名楼璹,字寿玉,又字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楼异之子。以父任得官,初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三年(1133年)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绘制《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农业情况。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书后附有作者孙楼洪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