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石柱,展现出壮丽永恒的自然景观。
前两句"插天杰杰壁千秋,不尽云霞覆上头"用夸张手法表现石柱的高大——像一堵直插云霄的墙壁,千百年来屹立不倒,顶端永远被云霞环绕。这里用"千秋"强调时间的久远,用"不尽"突出云霞的永恒变幻。
后两句"岩岫祇今成卓望,得携湖海砥中流"将视角转向当下:这座石柱如今成为人们仰望的景观,它像中流砥柱般坚定地矗立在湖海之间。"砥中流"这个比喻特别生动,把石柱比作激流中巍然不动的礁石,暗示着它在岁月长河中的坚韧品格。
全诗通过时空交错的描写(千秋vs祇今),将自然景观的永恒之美与人类对它的敬仰之情完美结合。诗人用石柱象征坚定不移的精神力量,鼓励人们像石柱一样,在时代洪流中保持自己的立场和品格。
陈恭
陈恭,字谦光,号卑山。官至宝章阁待制(《甬上宋元诗略》卷八)。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