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宵

慱山香袅篆烟移,丝筦无声玉漏迟。
风动花枝窗外影,半庭明月酒醒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春夜的醉人画面,充满了朦胧的美感和微妙的情绪变化。

前两句"慱山香袅篆烟移,丝筦无声玉漏迟"通过嗅觉和听觉的描写,营造出一个静谧的夜晚场景。香炉里升起的袅袅香烟缓缓移动,音乐声已经停歇,只有计时器的水滴声在提醒着时间的流逝。这里用"无声"和"迟"两个词,巧妙地表现了夜深人静时人对时间流逝的特殊感受。

后两句"风动花枝窗外影,半庭明月酒醒时"将视角转向室外。微风吹动花枝,在窗上映出摇曳的影子,月光洒满半个庭院,正是酒意渐消的时刻。这里"半庭明月"的描写特别生动,既写出了月光的明亮,又暗示了庭院的部分阴影,形成明暗对比的画面感。

整首诗最妙的是通过"酒醒时"这个时间点,让读者联想到之前饮酒的场景,以及此刻清醒后的感受。诗人没有直接写饮酒的欢乐,而是通过酒醒后的所见所闻,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和体会。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诗中运用了"香""烟""影""月"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个朦胧、优美而略带惆怅的春夜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中的淡淡思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