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护国寺

振锡诣华京,频频答龙灵。
玉阶前见佛,金口内开经。
论道穷幽赜,深玄极杳冥。
褒崇恩烂熳,教化语丁宁。
传和心中印,镌为坐右铭。
云飞来北阙,鹤梦去东冥。
鼓棹辞梁苑,扬帆过洞庭。
到山开御札,鸾凤满岩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从京城返回护国寺的旅程,展现了佛法与皇权的交融,充满禅意与画面感。

开篇写僧人手持锡杖来到繁华京城("振锡诣华京"),多次为皇帝解答佛法疑问("频频答龙灵")。他在皇宫玉阶前讲经说法("玉阶前见佛"),连皇帝都亲自聆听佛经("金口内开经")。

中间部分展现佛法的深奥。僧人探讨精微佛理("论道穷幽赜"),思考玄妙难测的真理("深玄极杳冥")。皇帝给予丰厚赏赐("褒崇恩烂熳"),僧人则谆谆教导众生("教化语丁宁")。他将佛法精髓刻成座右铭("镌为坐右铭"),让智慧永远流传。

后半段描写归途景象。僧人像云中飞鹤般离开皇宫("云飞来北阙,鹤梦去东冥"),乘船经过梁苑、洞庭湖("鼓棹辞梁苑,扬帆过洞庭")。最后回到山中寺院,打开皇帝御赐文书("到山开御札"),只见山间满是祥瑞的鸾凤("鸾凤满岩扃"),暗示佛法与皇权共同护佑天下。

全诗通过僧人往返京城与寺院的过程,巧妙融合了佛法修行与世俗荣耀,既有"玉阶金口"的皇家气派,又有"云鹤东冥"的出世意境,最后以"鸾凤满山"的祥瑞景象作结,展现了中国古代佛教与皇权相互尊重的独特文化。

王化基

(944—1010)宋真定人,字永图。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累官御史中丞。慕范滂为人,献《澄清略》,议复尚书省、慎公举、惩贪吏、省冗官。至道三年,拜参知政事。后罢知扬州,移河南府,官终礼部尚书。卒谥惠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