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春雨中辛夷花(玉兰花)的动人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诗意想象。
前两句"春雨湿窗纱,辛夷弄影斜"是实景描写:春雨打湿了窗纱,窗外斜伸的辛夷花枝在雨中轻轻摇曳,花影婆娑。一个"弄"字让花枝仿佛有了灵性,在雨中自得其乐地舞动。
后两句"曾窥江梦彩,笔笔忽生花"转入诗人的艺术联想:看着眼前的花影,诗人忽然想起南朝江淹"梦笔生花"的典故(传说江淹梦见神仙赠他五彩笔,从此文思泉涌)。此刻的辛夷花影在诗人眼中,就像江淹梦中那支神笔,每一笔勾勒都绽放出花朵般的灵感。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与文人雅事自然融合:春雨中的花影激发了创作灵感,而文学典故又反过来赋予花影更深的文化意蕴。短短二十字,既有细腻的景物观察,又有巧妙的艺术联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感的敏锐捕捉和诗意转化。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