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道中呈贾九

永春春不断,桑柘满林丘。
云薄无多雨,山清即是秋。
浅沙寒立鹭,小径晚归牛。
不惯同为客,逢人问宿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田园秋景图,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旅人的心境。

前四句勾勒出永春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桑树柘树布满山丘,暗示这里四季如春;薄云微雨的山间透着初秋的清爽。这里用"春不断"和"即是秋"的对比,巧妙点出夏秋交替时节的特殊韵味。

五六句是诗中最生动的画面:白鹭静静立在微凉的浅滩上,牧童赶着牛儿沿着小路归来。一静一动两个特写,用"寒立"和"晚归"传递出黄昏时分的安宁,也暗含时光流逝的淡淡惆怅。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道出诗人作为异乡客的孤独感。不习惯漂泊的他,逢人便打听投宿之处,这个细节让整首诗从写景自然过渡到抒情,使田园风光中融入人情味。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广角的山林全景推到鹭鸟黄牛的特写,最后定格在问路人的身影上,情景交融。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