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四愁诗四首 其三

我所思兮在陇原。欲往从之隔秦山。登崖远望涕泗连。我之怀矣心伤烦。

佳人遗我双角端。何以赠之雕玉环。愿因行云超重峦。终然莫致增永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思念远方爱人的愁苦心情,语言直白却充满深情。

诗中的"我"深深思念着住在陇原(甘肃一带)的爱人,但中间隔着高大的秦岭山脉,无法相见。他爬上高山远眺,却只能流泪悲伤。爱人曾送他珍贵的"双角端"(可能是犀角杯之类的信物),他想回赠精美的玉环,却无法送达。最后只能幻想行云能帮自己飞越山峦,但现实终究无法实现愿望,只能长久叹息。

诗人用"登崖远望涕泗连"这样生动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主人公孤独站在山崖上泪流满面的样子。"愿因行云超重峦"这个浪漫的想象,既表现了思念之深,又凸显了现实的无奈。全诗通过"想见不能见"的煎熬、"互赠信物"的甜蜜、"托付行云"的幻想这三个层次,把异地相思的痛苦写得入木三分。

这种跨越千年的情感,和现代异地恋的苦恼何其相似。诗人用质朴的语言告诉我们:真挚的爱情,从来都要面对现实的阻隔,而思念本身,就是爱情最美的见证。

张载

张载,安平(今河北安平)人。生卒年不详。性格闲雅,博学多闻。曾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记室督、中书侍郎等职。西晋末年世乱,托病告归。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都以文学著称,时称“三张”。其中,载、协相近,亢则略逊一筹。《文心雕龙》说:“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一说,“三张”指张亢与张载、张协二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