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夜醉卧三贤阁梦玉山隐君会稽外史与迂生来山中觞咏松石间乐甚予拟太白写长句一章及寤山月在床林声萧瑟惘然若有所失因足成梦中语以记神交云耳

龙门与天通,鸟道当绝壁。
青天挂石镜,倒影太湖碧。
飞亭压清湍,幽谷时游观。
千崖古雪积,六月松风寒。
仙人挥玉麈,扣门避秋暑。
不意麋鹿群,忽识鸾凤侣。
脱巾长松阴,展席风满林。
青苔委玉佩,白石鸣素琴。
凄清草树色,照映璚瑶质。
山灵献神异,鹿女将花入。
斑棘促诗成,玉手飞金罂。
岩花与涧草,鲜新□才情。
会稽足风流,支遁非谑浪。
因逢许询辈,气宇稍跌宕。
浮生百年期,绿发易成丝。
生当圣明世,不乐复奚为。
古人皆黄土,感慨心欲折。
何如杯中物,醉倒石上月。
月出山雾开,天香下空来。
酒罢上马去,木末清猿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夜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第一部分(开头到"六月松风寒")描写了险峻壮丽的自然景色,用"龙门通天""鸟道绝壁"等夸张手法,展现出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青天像镜子一样倒映着太湖,飞亭建在清澈的急流上,六月里还能感受到松风带来的寒意,营造出清凉幽静的氛围。

2. 中间部分("仙人挥玉麈"到"鲜新□才情")描写了与仙人隐士的偶遇和欢聚。诗人意外遇到一群高雅的朋友,他们像麋鹿遇到凤凰般惊喜。大家在松荫下脱帽畅饮,在铺开的席子上感受山风,青苔像玉佩般点缀,白石像在弹琴。花草树木都显得格外清新,连山中的神灵都来献上奇珍异果,气氛欢乐而诗意盎然。

3. 最后部分("会稽足风流"到结尾)转为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感叹人生百年短暂,黑发易白,生在太平盛世更应该及时行乐。想到古人都已化作黄土,不禁心生感慨,觉得不如醉倒在月光下的石头上。当月亮升起、山雾散开时,带着酒意骑马离去,只听见树梢传来猿猴的哀鸣,留下淡淡的惆怅。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虚实结合的写法,将梦境与现实交融
- 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令人向往的仙境
- 从欢聚的快乐突然转向人生短暂的感慨,形成强烈对比
- 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

诗人通过这次神奇的"梦游",表达了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对现实人生的无奈,最终以"及时行乐"的态度来面对生命的短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