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云峰 夏雨
楚簟生波,湘帘著水,夏浅胜春时候。豆棚底、心情小恶,楝花外、年光空逗。
记三春、帽影衣香,漫细数、疏狂未居人后。奈六幅蒲帆,归吴虽健,却又愁如中酒。
况是梅天丝雨僽。尽挼蓝野水,点来都皱。一生事、秧车催去,四月景、蚕房撋就。
倚小楼、看尽吴田,只漠漠阴阴,不堪回首。且白练裙,绿苔钱,閒写小词怀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夏云峰·夏雨》描绘了江南初夏的细腻画面,同时融入了诗人淡淡的愁绪和对友人的思念。全词像一幅水墨画,用日常景物传递复杂情感。
上片从生活细节切入:竹席泛着水汽,门帘沾着湿意,点明这是比春天更潮湿的初夏。诗人在豆棚下心情烦闷,看着楝花开放却感觉时光虚度。回忆起春天衣冠楚楚的潇洒时光,如今虽然能乘船回江南,却像喝醉般愁绪难解。这里用"六幅蒲帆"这样具体的船帆形象,把抽象的归乡情结变得可见可感。
下片聚焦雨季特色:梅雨绵绵,把野外的水都染成了蓝绿色,水面泛起涟漪。农忙景象(秧车、蚕房)与个人闲愁形成对比——别人在劳作,诗人却在小楼上看田野阴云,感到往事不堪回首。最后用"白练裙""绿苔钱"这些清新意象,把思念朋友的情绪化作可以触摸的物件,显得格外真挚。
全词妙处在于: 1. 通感运用出色,把潮湿的触感(簟生波)、视觉(挼蓝野水)、甚至心理感受(愁如中酒)打通 2. 用农事活动(秧车、蚕房)反衬文人闲愁,展现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 3. 结尾处把抽象思念具象化,白裙绿苔的配色清新自然,余韵悠长
这种写法让普通读者也能从熟悉的雨季景象中,体会到诗人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初夏惆怅。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