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遣意简遗山

文章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昔贤抱孤愤,今古同忧煎。
男儿堕地坎壈缠,三十不鸣如暗蝉。
莫言富贵与神仙,但求一饱私自怜。
仲孺未免惭儿女,袁安窃恐妨高眠。
侏儒笑汝饥欲死,仰屋著书谁与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怀才不遇的读书人的苦闷,核心思想是:有才华却换不来温饱,古今读书人的困境其实都一样。

开头两句特别扎心——"文章再多也抵不上一袋钱",直接点破文人清高却穷困的现实。接着用"暗蝉"比喻三十岁还没混出名堂的人,就像夏天躲在树荫里叫不响的知了,既形象又心酸。

中间部分展现了矛盾心理:嘴上说"不追求富贵神仙",其实连吃饱饭都成问题;既想学古人袁安(东汉名士)清高睡大觉,又像西汉的灌夫(字仲孺)一样为生计不得不低头。这种纠结特别真实,就像现代人既想保持尊严又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

最后两句最讽刺:那些没本事的"侏儒"(矮子,暗指小人)反而笑话读书人饿肚子,而你在破屋里写书根本没人看。这就像今天有人说"写文章能当饭吃吗",道尽了文化人的尴尬处境。

全诗妙在用日常比喻说大道理:把不得志比作"叫不响的蝉",把生存压力比作"睡不好觉",把小人得志比作"侏儒嘲笑"。这些接地气的比喻让沉重的话题变得生动,让普通人都能感受到古代"打工人"的辛酸,甚至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