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引 中秋紫霞席上

澄空无际,一幅轻绡,素秋弄色。
剪剪天风,飞飞万里,吹净遥碧。
想玉杵芒寒,听佩环无迹。
圆缺何心,有心偏向歌席。
多少情怀,甚年年、共怜今夕。
蕊宫珠殿,还吟飘香秀笔。
隐约霓裳声度,认紫霞楼笛。
独鹤归来,更无清梦成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中秋之夜,用充满仙气的意象展现月下宴饮的浪漫场景。

上片(前六句)写中秋夜空: 开头用"轻绡"比喻夜空,像一匹半透明的丝绸,秋夜天空清澈得仿佛能看见本色。凉风像剪刀般锋利,吹散了云层,露出万里碧空。这里用"剪剪"形容风的力度,既形象又带着诗意。

接着引入月宫传说: 想到月宫中捣药的玉杵透着寒光,却听不见仙女佩环的声响。月亮自顾自地圆缺变化,却特意把清光洒向这场欢宴。这里把月亮拟人化,说它"有心"照耀宴会,显得格外温情。

下片转入人间宴乐: 诗人感叹每年今夜都让人心生柔情。在装饰着珠宝的华丽宫殿里,文人雅士们吟诗作赋。隐约听到霓裳羽衣曲的旋律,辨认出紫霞楼传来的笛声。这里用"蕊宫珠殿"形容宴席场所的华美,用仙乐衬托氛围。

结尾余韵悠长: 当白鹤独自飞回时,所有美好都像梦一样难以追寻。这个结尾带着淡淡的惆怅,把宴会的欢乐与散场后的寂寥形成对比,让人回味无穷。

全词特色: 1. 现实与幻想交织,把中秋宴席写得像仙境 2. 善用动词:"剪"风、"飞"万里、"吹"碧空,画面动态十足 3. 明写欢宴,暗藏时光易逝的感慨 4. 通篇不用"月"字,却处处在写月色

就像用文字拍摄了一部中秋夜的微电影,有广角的全景(万里碧空),有特写镜头(玉杵寒光),还有环境音效(佩环、笛声),最后定格在白鹤飞远的空镜头上,余味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