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骑吹曲 孟蜀李夫人词第七
春荒曲薄蚕丛土,屈狄归朝辞庙主。
官家呼母恩许归,剑阁并门无处所(原校:一作泪如雨)。
故衣升屋棺四绕,出门哭子汴州道。
回肠酹酒三致辞,巴蜀如归化啼鸟。
老身不食追尔魂,卤簿临门拜上恩。
官家呼母恩许归,剑阁并门无处所(原校:一作泪如雨)。
故衣升屋棺四绕,出门哭子汴州道。
回肠酹酒三致辞,巴蜀如归化啼鸟。
老身不食追尔魂,卤簿临门拜上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亡国后妃的悲惨故事,用直白的话来说就是:
1. 亡国贵妇的遭遇:开头说蜀地(蚕丛指古蜀国)闹饥荒,这位李夫人(原蜀国妃子)被迫离开故国,连祖庙里的祖宗牌位都要告别。"屈狄"指她忍辱穿上异族服饰,说明国家已经被灭。
2. 表面恩典实际囚禁:皇帝假装开恩让她回去,但实际把剑阁(蜀道险关)和并门(山西,宋朝龙兴之地)都封锁了,根本无家可归。另一版本"泪如雨"更直白,直接说她哭成泪人。
3. 丧子之痛:中间四句像电影镜头——把旧衣服挂上房梁(招魂仪式)、棺材围满房间,她跑到汴州(宋朝首都)路上哭儿子。用酒祭奠时,连回蜀地的愿望都成了奢望,只能幻想自己变成啼叫的归乡鸟。
4. 生不如死的结局:最后说她绝食求死想追随孩子,可皇帝还派仪仗队来"道贺",这种表面风光反而更显残酷。卤簿(皇家仪仗)临门就像在伤口上撒盐。
全诗最扎心的是用平凡细节写巨大悲痛:挂衣服、哭路边、不吃饭...这些谁都能看懂的场景,比直接喊"我好惨"更有冲击力。特别是"化啼鸟"的想象,把那种求死不能、想家回不去的煎熬,写得让人心头发酸。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