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河边景象,语言简单却画面感十足。
前两句"濑声喧极浦,沿涉向南津"写的是流水声和人的活动。我们可以想象:湍急的溪水哗哗作响,声音一直传到远处宽阔的水面,有人正沿着溪岸向南边的渡口走去。这里用"喧"字让流水声显得特别活泼,仿佛能听到溪水欢快的歌唱。
后两句"汎汫鸥凫渡,时时欲近人"把镜头转向水鸟。野鸭和水鸥在渡口附近悠闲地游来游去,时不时还想靠近人类,显得一点都不怕生。一个"欲近人"特别生动,好像能看到这些水鸟好奇地打量着岸上的人,想亲近又保持距离的可爱模样。
整首诗妙在动静结合——溪水的喧闹与水鸟的悠闲形成对比,人的行走与鸟的游动相映成趣。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天然渡口,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份自在和谐的美。特别是最后水鸟想亲近人的细节,更给这幅画面增添了灵动的趣味。
裴迪
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裴迪答赠王维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