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公词
杜陵三月春风煖,燕语莺啼杂弦管。
落花撩乱紫骝嘶,平乐归来酒尊满。
雨急风篁忽已秋,幽鸟多情亦白头。
不随翡翠楼中宿,却爱鸳鸯水上游。
春去秋来不知老,安乐即多忧患少。
绮窗深处语言奇,付与纷纷秦吉了。
落花撩乱紫骝嘶,平乐归来酒尊满。
雨急风篁忽已秋,幽鸟多情亦白头。
不随翡翠楼中宿,却爱鸳鸯水上游。
春去秋来不知老,安乐即多忧患少。
绮窗深处语言奇,付与纷纷秦吉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转中的人生感悟,通过四季变迁和鸟儿的意象,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前四句写春天景象:杜陵(长安附近)三月春风和煦,燕子和黄莺的鸣叫与音乐声交织。骏马在纷飞落花中嘶鸣,贵族们从平乐宴游归来,酒杯斟满。这里用热闹的春游画面展现人生得意时的欢愉。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骤雨秋风中竹林摇曳,连多情的幽鸟也白了头。它不愿住在华丽的翡翠楼中,却偏爱在鸳鸯戏水的地方生活。这里"白头幽鸟"象征看透世事的智者,选择远离繁华、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春去秋来不觉衰老,安乐多了忧患自然少。主人把心里话告诉聪明的秦吉了(一种会学舌的鸟),暗喻这些人生感悟说给知音听就好。全诗通过对比春的喧嚣与秋的宁静,倡导一种知足常乐、返璞归真的生活哲学。
诗中"紫骝嘶"与"幽鸟白头"的对比、"翡翠楼"与"鸳鸯水"的选择,都用具体意象表达了抽象的人生抉择,通俗易懂又意味深长。
陈基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