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①

九夏霜花自作春,三秋青子渐宜人。
云笼瑞凤巢中卵,雨洗骊龙颔下珍。
簇簇万房看去好⑴,圆圆千颗摘来新⑵。
庄翁待价闲开圃,海贾寻村远问津。
清望已闻天北极⑶,高情惟恋海南滨。
若于赤县评佳果,合与青皇作外臣。
四海分身皆有泽,九州开眼更无邻。
借看榔子为尊属,浪与浮留结至亲⑷。
绿玉嚼香风味别,红潮登颊日华匀。
心含湛露滋寒齿,色转丹脂点绛唇⑸。
已许神农供佐使⑹,更资周礼相婚姻。
济人不限南而北,为礼能谐晋与秦。
交际举先宾敬主,仪文从次主酬宾。
唐虞揖逊遗风在,滕薛争雄往迹湮⑺。
陆羽敛经推首出,杜康倒海逐芳尘。
岂唯软饱能为醉,莫道常饥不润身。
晚景刘郎当自富,内家兄弟莫嫌贫(以上《鸡肋集》卷九)。
⑵ 圆圆千颗,明正德《琼台志》卷九作“楚骚圆橘”。
⑶ 清望已闻,明正德《琼台志》卷九作“玉质已登”。
⑷ 浮,明正德《琼台志》卷九作“扶”。
⑸ 点绛,明正德《琼台志》卷九作“已上”。
⑹ 已,明正德《琼台志》卷九作“晚”,疑为“早”之误。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槟榔为主题,用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槟榔的独特魅力。以下是逐层分析:

1. 外形与生长 开篇用"九夏霜花""三秋青子"形容槟榔果从开花到成熟的自然之美,像凤凰蛋般珍贵,又似龙珠般晶莹。槟榔树结满果实的样子("簇簇万房")和采摘时的饱满新鲜("圆圆千颗")被比作楚辞中的橘子,突出其观赏和实用价值。

2. 经济与文化 庄户人家种槟榔待价而沽("庄翁待价"),商人远道来收购("海贾问津"),说明它是重要经济作物。后文提到槟榔能跨越地域差异("济人不限南而北"),成为社交礼仪的纽带("交际举先宾敬主"),像古代酒文化一样融入生活。

3. 食用体验 嚼槟榔的感官享受被细腻刻画:绿色的果肉("绿玉嚼香")带来独特风味,脸颊泛红("红潮登颊")如阳光晕染,汁液清凉("心含湛露")却让嘴唇染上丹霞色。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亲身体验。

4. 历史与象征 诗人将槟榔与茶圣陆羽、酒神杜康并列,说它既能像茶酒般待客("主酬宾"),又继承了上古谦让之风("唐虞揖逊")。最后以"刘郎晚景富足"的典故,暗示槟榔给平凡生活带来富足感。

全诗通过日常水果,展现了一幅融合自然美、商业价值、社交文化和历史传承的生动画卷。比喻新奇(如比作凤凰蛋、龙珠),语言有画面感(如"红潮登颊"),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对槟榔的深厚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