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华兰若二首 其二

杖策登危冈,前顾路犹缅。
隔溪闻清磬,兴与飞云远。
谷转泉声长,苔深石径软。
行行如珠林,尘累不烦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登山寻访寺庙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

开篇"拄着竹杖登上陡峭山岗,前方山路依然蜿蜒"两句,用登山动作直接带我们进入场景。登山本身就有修行求道的象征意义,而"路犹缅"暗示修行之路漫长。

中间四句通过声音和景物营造出空灵氛围:隔着溪水听到清越的磬声,心情随着飞云飘向远方。山谷转弯处泉水声悠长,长满青苔的石阶踩上去柔软。这些描写调动了听觉、视觉和触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清磬与飞云的意象尤其巧妙,既是实景描写,又暗喻心灵的超脱。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走着走着来到这座佛寺,世俗的烦恼不用刻意排遣就自然消散了。"珠林"指佛寺,用"行行"这个叠词表现持续前行的过程,而"尘累不烦遣"说明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烦恼会自然净化。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自然而然的心灵净化过程。没有刻意说理,只是通过登山途中的所见所闻,就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诗人用质朴的语言,把修行体验写得生动可感,让读者也能从中获得片刻的心灵安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