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厓为侍御周襄虞先生题

一厓高控浙东西,上柱苍苍下映溪。
秋色迥连沧海阔,晚晴偏觉万山低。
擎天终古何由壤,拔地无阶岂易跻。
我欲振衣酬仰止,钱塘烟水搒舟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的山崖(苍厓)的壮丽景色,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前四句写景: 1. 山崖高耸在浙江东西部之间,上接青天,下映溪水,像擎天柱一样雄伟。 2. 秋色中远望,山崖与辽阔的大海相连;傍晚天晴时,感觉群山都显得低矮。用对比手法突出山崖的高大。

后四句抒情: 3. 诗人感叹:这样擎天立地的山崖,永远不会倒塌;但要攀登它却找不到阶梯,难以到达顶峰。 4. 最后表达向往:诗人想整理衣衫(表示恭敬)向这崇高的山崖致敬,但钱塘江上的烟雾迷蒙,连小船都看不清方向。暗示虽然向往崇高境界,但现实中有很多迷茫和阻碍。

全诗通过描写高不可攀的山崖,象征对高尚人格和理想的追求,同时流露出现实中难以达到这种境界的惆怅。诗人用雄伟的自然景观,含蓄地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