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宣城书室晨起喜晴

斗帐明初日,冬来暖更晴。
梅檐春意重,芸阁晓寒轻。
岁暮人千里,家贫客半生。
白头应倚望,直欲问归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清晨的场景,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深情。

开头两句写清晨阳光照进斗帐(一种小帐子),虽然是冬天却感觉温暖晴朗。这里用阳光的温暖暗示心情的愉悦,为全诗定下明亮基调。

三四句通过屋檐下的梅花和书房的寒意,展现冬春交替的景象。"梅檐春意重"写梅花带来春天气息,"芸阁晓寒轻"说书房早晨的寒意不重,两处细节既写实又充满生活情趣。

后四句转入抒情。诗人感叹岁末时节自己漂泊千里,半生为客家境贫寒。最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想象家中白发亲人正倚门盼望,这份思念让他恨不得立刻问清楚回家的路程。这里"直欲"二字特别传神,把游子归心似箭的心情写得活灵活现。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冬日晨景与深沉乡愁自然结合,前四句的明媚景色反衬后四句的思乡苦闷,阳光越温暖,越显得漂泊的凄凉。语言清新如话,却能把"家贫客半生"的沧桑和"白头倚望"的温情都浓缩在四十个字里,展现出古代文人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