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耳(此诗又载董天工《台海见闻录》。)

垂肩粉耳大如盘,贯竹填螺取次宽。
ㄚ角髻边风不定,翩翲⑴五色斗鸡翰(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女子戴耳饰的独特风情,充满了生活趣味和民俗色彩。

前两句"垂肩粉耳大如盘,贯竹填螺取次宽"直接描写女子的大耳垂和夸张的耳饰——用竹筒撑开耳洞,再装饰着彩贝螺壳,耳洞被撑得很大。这种打扮在今天看来可能很奇特,但正是这种夸张的造型,展现了当地特有的审美趣味。

后两句"ㄚ角髻边风不定,翩翲五色斗鸡翰"更精彩:女子梳着丫角发型,耳饰在风中轻晃,五彩羽毛装饰像斗鸡的尾羽般绚丽夺目。这里用"斗鸡翰"(斗鸡羽毛)作比,既写出耳饰的华丽张扬,又暗含一丝俏皮活泼的意味。

全诗最妙的是通过"风不定"这个细节,让静态的耳饰突然灵动起来——我们仿佛能看到那对夸张的大耳环在女子走动时摇曳生姿,五彩羽毛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的生动画面。这种充满动感的描写,让整首诗活了起来,既记录了当时独特的民俗装扮,又传递出女子爱美的那种鲜活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