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次韵

春城柳色几家连,厨舍多时似禁烟。
处处绿芜生夜雨,村村白水落平田。
花稀野圃东风外,人远江天去雁边。
尽日百花洲上路,往来惟有一渔船。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好的,让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首《春望次韵》。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田野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诗的第一句“春城柳色几家连”,描述了春天里城市周围的柳树一片片连成一片,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接着“厨舍多时似禁烟”一转,说厨师家的柴火看起来像是长时间没有使用,暗示着这段时间人们可能没有那么忙,生活节奏放慢了一些。

接下来,“处处绿芜生夜雨,村村白水落平田”两句,描绘了雨水滋润后,田野上到处都是绿油油的草丛,而河流汇入田野,使得田地看起来更加平坦。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展现了春天到来后的勃勃生机。

“花稀野圃东风外,人远江天去雁边”两句则描述了春天野外的另外一种景象。花儿已经不多,只剩下一些零星的花朵在东风之外的田野上绽放,而远方的天空中,雁群飞过。这种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而辽远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

最后一句“尽日百花洲上路,往来惟有一渔船”总结了整首诗,描述了一整天在百花洲的路上行走,所见的只有偶尔经过的一条渔船。这里通过“百花洲”这样的一个具体的地点,进一步烘托了乡村场景的静谧与美好。而“惟有”二字则强调了除了这条渔船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来来去去,凸显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人烟稀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表现了春天乡村特有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深感触和喜爱。

韩奕

(1269—1318)元绍兴路萧山人,徙钱塘,字仲山。武宗至大元年授杭州人匠副提举。迁江浙财赋副总管。仁宗延祐四年进总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