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冬中的孤独与感慨,语言平实却情感深沉。
开头两句用"北风""闭门""落梅""暗村"等意象,勾勒出冬日萧瑟的画面。北风呼啸的日子,诗人紧闭柴门,看着梅花凋零,整个村庄笼罩在阴雨之中。这里不仅是写景,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中间四句写诗人在寒夜里的生活场景和人生感悟。空荡的阁楼里,似乎只有漫漫长夜才能留住春天的气息;寒冷的火炉旁,拨弄炭火时仿佛感受到春天的恩惠。这些细节透露出诗人生活的清贫与寂寞。他感慨贫穷时才发现身边亲友稀少,年老后才惊觉时光飞逝。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空怀着一腔走遍江海的壮志,如今满腹心事却无人倾诉。这种壮志未酬的遗憾和无人理解的孤独,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日常生活的细节(闭门、拨火)和自然景象(北风、落梅)来映衬内心的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通过朴实无华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普通人在寒冬中对人生的真实感悟,很容易引起共鸣。
方士繇
(1148—1199)宋兴化军莆田人,徙居崇安,字伯谟,一字伯休,号远庵。方丰之子。从朱熹游。以讲学授徒为业,尤精于《易》。有《远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