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愁苦心境。
前两句"旧业丛台废苑东,几年为梗复为蓬"说的是:在废弃的皇家园林东边,有诗人曾经的家业。多年来,他像水中的浮萍一样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梗"和"蓬"都是比喻无根漂泊的状态。
后两句"杜鹃啼断回家梦,半在邯郸驿树中"更加伤感:杜鹃鸟的啼叫声(古人认为杜鹃啼声似"不如归去")不断打断诗人回家的美梦。而此刻,他正孤零零地停留在邯郸驿站旁的树下,一半心思在做梦回家,一半还困在现实的旅途中。
整首诗通过废弃的家园、漂泊的比喻、杜鹃的啼叫和驿站的场景,生动表现了游子思乡的苦闷。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身在旅途,心系家园"的矛盾心理,让每个在外打拼的人都能感同身受。诗人没有直接说"我想家",而是用一系列具体的意象让读者体会到这种思念,这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