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朱懋忠先生

在昔游京华,抵掌天下事。
标榜由汉东,朋党自唐季。
安知鼠与狐,耽耽有宦寺。
颇信知几言,拥旄忽如屣。
奈何生死别,刍狗更相觊。
蚁慕非吾徒,鸱嚇复何异。
经怪桃花源,外人莫能避。
终然不得路,黄绮焉足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与朱懋忠先生交往的感怀之作,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比喻,表达了对政治黑暗的愤懑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前四句回忆当年在京城与朱先生畅谈国事的豪情,但随即指出当时朝廷已经陷入党派之争(汉东指东汉党锢之祸,唐季指晚唐牛李党争)。接着用"鼠狐"比喻阴险的宦官势力,暗示正直之士(如朱先生)最终被迫放弃官职("拥旄忽如屣"就像扔掉破鞋一样轻易)。

中间部分痛心生死永隔,用"刍狗"(草扎的祭品)暗喻人在权力面前的渺小。通过"蚁慕"(蚂蚁般趋炎附势)和"鸱嚇"(猫头鹰吓唬小鸟)的对比,表明自己不屑与趋炎附势者为伍。

最后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感叹现实世界找不到理想净土,但认为即便避世隐居的"商山四皓"(黄绮指代隐士),也不足以比拟自己追求的理想境界。全诗在激愤中透着无奈,在追忆中蕴含对光明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