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六 十月五日左昆之建破桥之功
对峙严湾,中有水、盈盈相隔。
听说敌、架桥河上,通东杨宅。
为问连中谁习水,破桥工作谁担得。
曰唯唯、左赵应声来,承其责。
炮火里,守天黑。
潮水涨,前窥测。
幸功成容易,岸宽桥窄。
从此渡河才右顾,建奎不幸身遭厄。
只昆之、归后告于人,惊心魄。
听说敌、架桥河上,通东杨宅。
为问连中谁习水,破桥工作谁担得。
曰唯唯、左赵应声来,承其责。
炮火里,守天黑。
潮水涨,前窥测。
幸功成容易,岸宽桥窄。
从此渡河才右顾,建奎不幸身遭厄。
只昆之、归后告于人,惊心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用生动的战场故事,歌颂了一位名叫左昆之的战士完成破桥任务的英勇事迹。
上阕(前八句)描绘了战场环境:两军隔着一条河对峙,敌人架桥想进攻我军。指挥官问"谁会游泳?谁能破坏敌桥?"左昆之和战友赵某挺身而出接下重任。这里用"唯唯"(应答声)和"应声来"的细节,凸显了战士的果敢。
下阕(后八句)描写任务过程:他们在炮火中坚持到天黑,趁着涨潮侦察敌情。幸运的是因为"岸宽桥窄"(地形有利),任务顺利完成。但转折来了——战友建奎牺牲了,只有左昆之活着回来讲述这惊心动魄的经历。最后"惊心魄"三字,让读者仿佛亲历战场险境。
全词亮点在于: 1. 用"盈盈相隔""岸宽桥窄"等对比手法,让战场画面跃然纸上 2. 通过对话("为问""曰唯唯")和细节("守天黑""前窥测")增强故事性 3. 不回避战争的残酷(建奎牺牲),但更突出战士的英勇 4. 语言像讲故事一样通俗,但"炮火里,守天黑"等短句又充满张力
这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战争短片,既有紧张的战斗场面,又有真实的人性光辉,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受到古代军人的血性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