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译文及注释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今夜在这皇城中赏月,月光漫撒好似白雪铺满大地。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再想想洛阳城,清秀的风光也应是现在的一样。
清光:清亮的光辉。这里指月光。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料想你也定当在这个晚上与我同赏一轮明月,也看到水面如镜的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总是思念你的心,就像月亮的光即使相隔千里都能看的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夜在这皇城中赏月,月光漫撒好似白雪铺满大地。
再想想洛阳城,清秀的风光也应是现在的一样。
料想你也定当在这个晚上与我同赏一轮明月,也看到水面如镜的湖水。
总是思念你的心,就像月亮的光即使相隔千里都能看的见。

注释
清光:清亮的光辉。这里指月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一个月夜里思念两位好友刘禹锡(字乐天)和元稹(字微之)时写的。全诗围绕月光展开,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开头四句写的是实景:白居易在长安城(帝城)看到皎洁的月光像雪一样明亮,立刻联想到洛阳城的月光也一定同样清澈。这里用"雪"形容月光,既写出了月色的纯净,也暗示了夜色的寒冷,为后面的思念铺垫情绪。

后四句是诗人的想象:他知道此刻刘禹锡一定也在望着镜湖(绍兴的湖泊)的月光,而元稹可能也在某处仰望这轮明月。最后两句特别动人:虽然三个人分散在不同地方,但通过这轮明月,他们的思念之心在月光下辗转相连,跨越了千万里的距离。

这首诗最妙的地方在于: 1. 用月光作为情感纽带,把分散三地的朋友联系起来 2. 没有直接说"我想你们",而是通过描写共同看到的月光来表达思念 3. "月明千万里"这个结尾,既写出了物理距离,又强调了心灵相通

就像现代人看着同一个月亮给远方的朋友发消息说"你看今晚的月亮多美",白居易用更诗意的方式表达了这种跨越空间的友情。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让人感受到朋友之间那种无需多言的真挚情谊。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