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八十多岁的琴师袁员外的故事,通过听琴的体验带出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
前四句写听琴的场景:袁员外用名贵的绿绮琴弹奏,在雪后初晴的山谷里演奏。琴技高超到让人忘记他在拨弦,只听见像山泉松涛般自然的乐声。这里用"两忘"形容琴艺已入化境,音乐与自然融为一体。
中间四句是琴师自述:他八十多岁曾亲眼见过黄河水变清(古代认为这是祥瑞)。后来乘船望见九华山时,有神仙突然迎接他,请他吃仙枣,相处如老友般愉快。这里用"河清"暗示他长寿,"神人相迎"体现他超脱世俗的气质。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这种与神仙相遇的玄妙经历难以复现,可惜连神仙的名字都没留下。既赞叹琴师的人生境界,又流露出对仙缘的向往。
全诗妙在把音乐、自然、神话融为一体——琴声像自然之声,琴师有仙缘,而这一切都藏在平淡的叙述中。通过八十岁老人的回忆,展现了一种超越年龄的洒脱与神奇,让人感受到艺术与生命交融的永恒魅力。
倪瓒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家富,博学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门。元顺帝至正初忽散尽家财,浪迹太湖一带。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以侧锋干笔作皴,名为“折带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数笔,逸气横生。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与黄公望、王蒙、吴镇合称"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