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诗

泉源安首流,川末澄远波。
晨光被水族,晓气歇林阿。
两江皎平迥,三山郁骈罗。
南帆望越峤,北榜指齐河。
关扃绕天邑,襟带抱尊华。
长城非壑崄,峻岨似荆芽。
攒楼贯白日,摛堞隐丹霞。
征夫喜观国,游子迟见家。
流连入京引,踯躅望乡歌。
弥前叹景促,逾近勌路多。
偕萃犹如兹,弘易将谓何(○本集五。《诗纪》五十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返回都城时,沿途所见山水风光和内心感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开头部分(泉源安首流...晓气歇林阿): 诗人用清澈的泉水和远处的河流起兴,描绘了清晨的江景。晨光洒在水面,水中的鱼儿清晰可见;晨雾渐渐散去,山林露出了真容。这里用"安"、"澄"等字,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中间部分(两江皎平迥...摛堞隐丹霞): 诗人站在船上远眺,看到两条江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远处的三座山峰巍峨耸立。船向南可以望见越地的山岭,向北则指向齐地的河流。这里用"皎"、"郁"等字,突出了景色的壮丽。接着描写都城景象:城墙高耸入云,城楼在阳光下闪耀,城墙上的垛口在晚霞中若隐若现。

结尾部分(征夫喜观国...弘易将谓何): 诗人触景生情,想到远行的人看到都城会欣喜,而游子却因思乡而徘徊。越是接近目的地,越觉得时间飞逝、路途漫长。最后发出感慨:眼前的景色如此美好,但人生的际遇却难以预料。

诗歌亮点: 1. 画面感强:从江水、山峰到城墙,层层递进,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 2. 情感真挚:既有对美景的赞叹,又有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3. 语言优美:用"皎"、"郁"、"攒"等字,生动传神。

整体感受: 这首诗就像一篇优美的游记,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欣赏沿途风光,感受他复杂的心情。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