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南楼九日怀乙未九日将家过前陈北庄倏忽四载有感而赋

忆昔军始兴,将家出南郭。
兹辰正重九,炊烟静墟落。
奔窜忧甲兵,漂零任沟壑。
偷生竟何幸,一贫宛如昨。
念离伤独游,对酒忽不乐。
君山渺何许,篱菊亦落莫。
愁多客发稀,世乱生事薄。
坐久一长叹,飞云度高阁。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重阳节(重九)时的感伤回忆。四年前战乱爆发时,他带着全家从城南逃难,如今重回旧地,看到物是人非的景象,内心充满忧愁。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描绘了战乱带来的创伤:
1. 开头回忆逃难场景:军队刚起事时,全家仓皇离开城南,当时也是重阳节,可村庄已没有往日的炊烟,只剩一片死寂。
2. 中间写生存困境:像浮萍一样四处逃命,能活下来已是侥幸,但至今依然穷困潦倒。想喝酒解愁却越喝越难受,远处的君山(可能指故乡)遥不可及,眼前的菊花也凋零了。
3. 结尾的叹息最动人:久坐之后一声长叹,看着浮云飘过高楼。这个画面既写实又象征,云的自由反衬出人的困顿,高楼可能暗示着权贵,与百姓的苦难形成对比。

诗的魅力在于用具体的生活细节(炊烟、菊花、喝酒)表现大时代下的个人伤痛,没有直接说"我很痛苦",但每个画面都让人感受到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孤独贫困。最后那个望云长叹的普通人形象,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