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夜闻读书

临谿一舍竹疏疏,舟过时闻夜读书。
姓字是谁何必问,定应不是俗人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场景:诗人乘船经过溪边一座竹林稀疏的小屋,听到里面传来夜读的声音。整首诗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雅生活的意境。

前两句用简单的画面勾勒环境:溪边竹林间的小屋,诗人乘船经过时听到读书声。这里"疏疏"二字用得巧妙,既形容竹林不茂密,又暗示环境的清幽,为夜读声的出现做了铺垫。

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不必打听读书人是谁,能在这般环境中深夜苦读的,肯定不是庸俗之辈。这种"不问是谁"的态度很有意思——诗人欣赏的是这种读书行为本身代表的高雅志趣,而非具体某个人的身份。

全诗最妙的是通过声音构建画面:我们看不到读书人的样貌,却能通过"夜读书"的声音想象出一个远离尘嚣、潜心学问的隐士形象。这种留白手法让读者有更多想象空间,也突出了"雅致生活"这个主题。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把一次偶然的听觉体验升华为对高雅精神生活的赞美。

李时可

李时可,字当可(《江湖后集》卷一一)。今录诗七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