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承宗伯陈秋涛师移惠双桐树子当春深畅生赋诗奉谢①

惭愧劳薪入爨声,长安犹问破琴名。
新栖又长双桐子,珍重南枝慰月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感谢老师赠送梧桐树苗而写的,字里行间充满谦逊与感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前两句"惭愧劳薪入爨声,长安犹问破琴名"像是在说:我就像一块当柴火烧的木头(比喻自己平凡),没想到在京城还有人记得我这个弹破琴的人(比喻自己才疏学浅)。这里用"破琴"自谦,说老师不嫌弃自己的普通。

后两句"新栖又长双桐子,珍重南枝慰月明"是说:新栽下的两棵梧桐树苗(双桐子)正在生长,我会像珍惜南方的树枝一样细心照料它们,让它们在月光下茁壮成长。梧桐在古代象征高洁品格,作者把树苗比作"南枝"(南方嘉木),暗示这是老师高尚品格的传承。

全诗用日常事物(柴火、树苗)作比喻,把收到树苗的喜悦、对老师的感激、以及自我勉励的心情,都融入春天植物生长的画面中。最动人的是最后"慰月明"的想象,让人仿佛看到月光下新苗摇曳的景象,感受到师生情谊的温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