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长辈送别晚辈去太学时写的,字里行间既有殷切叮嘱,又暗含不舍与牵挂。
前两句"璧流天下士,取友戒荒嬉"像是长辈的临行忠告:你现在要进入人才济济的太学(古代最高学府),交朋友要谨慎,千万别跟着贪玩的人荒废学业。用"璧流"比喻人才像美玉般汇聚,既体现太学的地位,也暗示竞争激烈。
中间四句情感更复杂:"家国关身重"说读书人要有家国担当;"乡园得梦迟"透露出长辈的寂寞——你走后,我只能在梦里见到家乡的景色了;"子行虽不恶,我老自堪疑"表面说"你这趟远行挺好",实则藏着老人的自我怀疑:我是不是老了不中用了?这种欲言又止的矛盾心理特别真实。
最后两句用"辽东鹤"的典故(传说中丁令威学仙化鹤归乡的故事),委婉提醒孩子:别像传说中的仙鹤那样一去不返,要记得回家看看啊!这个比喻既避免直白说教,又把牵挂表达得含蓄动人。
全诗就像一位老父亲送孩子上大学时的复杂心情:既希望孩子展翅高飞,又担心他迷失方向;既为孩子的未来高兴,又为自己的孤独感到怅然。这种古今相通的情感,让现代读者也能感同身受。
王希淮
王希淮(一二一七~一二七五),字同甫,号槐坡居士,安成(今江西安福)人。恭帝德祐元年卒,年五十九。事见《吾汶稿》卷九《先父槐坡居士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