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北游者寄峨眉家先生先生曾宰建之浦城故末章及之二首 其二

江淹所治县,粤王曾种树。
山人雨后来,空台唯宿莽。
故人出端平,子孙今不武。
寥寥南峰寺,枯禅尚灵雨。
犹记桐乡祠,影前及僧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几个历史场景和人物,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如今衰落的感慨,以及对故人的怀念。

前四句写历史遗迹:江淹治理过的县城、粤王种下的树,如今只剩雨后的空台和野草,暗示曾经的繁华已消逝。中间四句提到"故人"(可能指家先生)来自端平年间,但他的后代已不复当年勇武,南峰寺也香火稀少,只有老僧还在修行。最后两句用"桐乡祠"的回忆,带出当年与僧人在祠堂前谈话的场景,充满怀旧之情。

全诗用简练的对比手法,将历史与现实交织:曾经的治县名臣与荒芜空台、显赫家族与没落子孙、热闹寺庙与枯寂禅房。通过这些对比,诗人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意,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淡淡哀愁。最后以记忆中的温馨画面作结,让沧桑感中保留了一丝温情。

谢翱

(1249—1295)福建长溪(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