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
连宵见天乳,休徵谅可凭。
适兹瑞露降,粲粲如脂凝。
松柏总沾被,淑气发冈陵。
甘味胜醍醐,色白犹瑶琼。
采之进九重,德化中外称。
载考瑞应图,斯祥诚足徵。
匪惟人寿康,且见岁年登。
小臣睹盛事,歌颂喜不胜。
宜归太史书,瑞牒光愈增。
适兹瑞露降,粲粲如脂凝。
松柏总沾被,淑气发冈陵。
甘味胜醍醐,色白犹瑶琼。
采之进九重,德化中外称。
载考瑞应图,斯祥诚足徵。
匪惟人寿康,且见岁年登。
小臣睹盛事,歌颂喜不胜。
宜归太史书,瑞牒光愈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罕见的祥瑞之景——"甘露"降临,表达了作者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喜悦。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先写连续多夜出现祥瑞天象(天乳),预示着吉祥征兆。接着描写甘露像凝固的油脂般晶莹剔透,滋润了松柏树木,使山陵间充满祥和之气。这里用"脂凝"形容甘露的质感,用"淑气"表现祥和氛围。
2. 中间部分赞美甘露的珍贵:味道比最醇美的醍醐(古代高级乳制品)还甜美,颜色如白玉般纯净。作者建议将甘露进献给皇帝,认为这是德政感化天下的证明。通过查阅祥瑞典籍,确认这确实是难得的吉兆。
3. 最后表达对盛世景象的赞叹:不仅百姓健康长寿,庄稼也喜获丰收。作为臣子,作者欣喜地记录下这盛事,认为应该载入史册,让祥瑞的光彩永远流传。
全诗语言朴实但意象优美,通过描写甘露这一自然现象,实际上是在歌颂当时的清明政治和太平盛世。诗中"醍醐""瑶琼"等比喻既形象又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受和对太平盛世的由衷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