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吴范二姊①

逝者如斯乎,翩翩北飞鸿。
鸿北来岁南,人去亡回踪。
庚寅仲姊去,庚辰伯姊空。
千里不一见,血泪迸秋风。
自馀只一弟,留守先人宫。
我已日崦嵫,安能久转蓬。
束担其归与,相从十载山之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哀悼两位逝去姐姐的深情之作,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亲人离世的悲痛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用"大雁年年往返"的自然现象(北飞鸿)反衬"人死不能复生"的残酷(亡回踪),通过对比凸显失去亲人的痛苦。大雁尚能年年来回,而姐姐们却永远不回来了。

2. 中间具体交代两位姐姐的离世时间(庚寅年二姐去世,庚辰年大姐离世),"千里不一见"道出生前就难得相见,如今更是阴阳两隔。"血泪迸秋风"这个画面感极强的描写,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作者在秋风中痛哭的悲伤。

3. 最后转向现实处境:家中只剩一个弟弟守着祖宅,而自己也像"快要下山的太阳"(日崦嵫)般年老,像"飘飞的蓬草"(转蓬)般漂泊。最终决定收拾行囊回乡,与弟弟团聚。最后一句"相从十载山之东"暗示自己在外漂泊十年,如今想落叶归根。

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 - 用"大雁南飞"这样常见的自然现象作对比,让生死离别的抽象痛苦变得具体可感 - "血泪迸秋风"这样极具画面感的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看见作者的悲痛 - 从悼念姐姐自然过渡到自身境遇,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对"团圆"的渴望 - 语言朴实无华却情感真挚,没有华丽辞藻,却能让每个经历过亲人离世的人产生共鸣

诗人通过个人遭遇,实际上表达了人类共通的面对死亡时的无力感,以及对家庭温暖的永恒向往。

程珌

程珌(1164~1242),宋代人,字怀古,号洺水遗民,休宁(今属安徽)人。绍熙四年进士。授昌化主簿,调建康府教授,改知富阳县,迁主管官告院。历宗正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权右司郎官、秘书监丞,江东转运判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