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轩相推风后,周官重夏卿。庙谋能允迪,韬略又纵横。
吉日四黄马,宣王六月兵。拟清鸡鹿塞,先指朔方城。
列将怀威抚,匈奴畏盛名。去当推毂送,来伫出郊迎。
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
睿锡承优旨,乾文复宠行。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吉日四黄马,宣王六月兵。拟清鸡鹿塞,先指朔方城。
列将怀威抚,匈奴畏盛名。去当推毂送,来伫出郊迎。
绝漠蓬将断,华筵槿正荣。壮心看舞剑,别绪应悬旌。
睿锡承优旨,乾文复宠行。暂劳期永逸,赫矣振天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臣徐安贞为皇帝送别出征将领张说而写的应制诗,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开篇先夸张说像古代名相风后一样有谋略,又像周朝的夏官(兵部尚书)一样精通军事。说他既能制定高明的战略(庙谋),又擅长灵活运用兵法(韬略)。用"四黄马"和"周宣王六月出兵"的典故,暗示这次出征时机正好,像古代圣君一样师出有名。
中间部分描写出征场景:目标是收复北方要塞(鸡鹿塞),先到朔方城驻扎。将领们敬畏他的威严,匈奴人听到他的威名就害怕。出征时有隆重的推车相送仪式,期待凯旋时百姓出城迎接。用"蓬草断"形容边塞荒凉,用"木槿花开"比喻饯行宴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写送别心情:看着壮士舞剑豪情万丈,但离别愁绪像旌旗一样飘荡。皇帝特别优待(睿锡),出征文书(乾文)体现荣宠。虽然出征辛苦,但换来长治久安,必将建立赫赫战功(振天声)。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场景切换、情感交融,既展现了盛唐气象,又暗含对将领的期许。用宴会鲜花对比边塞荒草,用舞剑豪情对比离别愁绪,刚柔并济,把送别出征的复杂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