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鸣山》描绘了一个人投宿山中时的微妙心境,语言简洁却充满张力。
前两句"我来方自噤,投宿寓鸣山"像电影开场:主人公独自来到陌生的山中,周围安静得让人不自觉屏住呼吸。"自噤"这个动作特别生动,既写实(山中的寂静让人不敢出声)又写意(暗示内心的敬畏与孤独)。
后两句笔锋一转:"立仗占所戒,对山空厚颜"。这里出现了有趣的矛盾——人站在山前,明明心怀敬畏("戒"),却又感到羞愧("厚颜")。就像我们面对大自然时,既会被它的壮美震撼,又会因自己的渺小感到不好意思。
全诗最妙的是"空"字,既写山的空旷,也写人的空虚。二十个字里,诗人把人与自然那种既亲近又疏离的关系写得淋漓尽致。现代人读到这首诗,或许会想起自己站在高山前拍照时,那种既想征服又自觉渺小的复杂心情。
马觉
马觉,双流(今属四川)人。骐子。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为工部员外郎。后由知州召为太府少卿(《全蜀艺文志》卷五五《氏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