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其二

溪树参差绿可攀,谢家云水满东山。
能忘天上他年贵,来结林中一日閒。
醉叩玉盘歌袅袅,暖鸣幽涧鸟关关。
觥筹不尽须归去,路在春风缥缈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闲适自在的山水隐居图,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前两句写景:溪边的树木高低错落,绿意盎然仿佛可以触摸;谢灵运曾经流连的山水美景,如今就环绕在东山周围。这里用"谢家云水"的典故,暗示自己和古代隐士一样追求自然之乐。

中间四句写隐居之乐:诗人说自己能放下对功名利禄的执着,只求在树林中享受片刻清闲。喝着美酒敲击玉盘唱歌,歌声悠扬飘荡;温暖的春日里,山涧中的鸟儿欢快鸣叫。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惬意。

最后两句写归途:虽然酒宴未尽兴,但该回家了。归途上春风拂面,山路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飘逸感。这里的"春风缥缈"既是实写景色,也暗喻远离俗世的轻松心境。

全诗用清新自然的语言,通过对山水、酒宴、鸟鸣等日常场景的描写,传递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人生态度。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平凡生活中发现诗意,在自然中寻找心灵归宿的智慧。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