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声

千丈森森螺砢生,风来岩壑韵琮琤。
耳根一洗俗尘净,木末时闻天籁鸣。
汹汹银涛朝拍岸,萧萧铁马夜还营。
山中宰相殷勤听,说与傍人笑绝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松林中的风声,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声音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前两句写松树的高大挺拔("千丈森森"形容松树又高又密),风吹过岩石山谷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韵琮琤"形容声音像玉石相碰般清脆)。

中间四句用三个精彩的比喻描写风声: 1. 说松涛声能洗净耳朵里的世俗烦恼 2. 树梢传来的声音像是天上的音乐("天籁") 3. 白天像汹涌的浪涛拍打岸边 4. 夜晚像战马奔腾回营("铁马"指披甲的战马)

最后两句用典故:南朝隐士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这里说这样的高人也会专心地听松涛声,听得入迷到帽子掉了都不知道("绝缨"指帽子带子断了),惹得旁人发笑。

全诗通过多种比喻,把无形的风声写得有形有色,既雄壮又优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声的喜爱和远离尘俗的向往。最妙的是结尾的幽默笔触,让整首诗在雄浑中多了几分生活趣味。

鲍寿孙

宋代官吏,字子寿,号云松,歙县(今属安徽)人。度宗咸淳三年(1267)领江东乡荐,时年十八。元至元、贞元间为宝庆州学教授。事见《桐江集》卷一《鲍子寿诗集序》、《新安文献志》卷首《先贤事略》。今录诗五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