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前后的热闹景象,充满了节日氛围和生活气息。
前两句"槐绿乍迷青羽盖,樱红已荐赤瑛盘"用鲜明的色彩对比勾勒出初夏景致:槐树新绿的叶子像青色羽毛伞一样迷人,红艳的樱桃已经盛放在红色玉盘里。这里用"羽盖"比喻槐叶的形态,"瑛盘"形容盛放樱桃的器皿,既形象又富有贵族气息。
后两句"太平节物年年好,又见浮菖与浴兰"点明这是太平盛世下的端午节。"浮菖"指悬挂菖蒲的习俗,"浴兰"指用兰草沐浴的古老传统,两个典型意象立刻让人联想到端午节的特殊风俗。诗人通过"年年好"的重复和"又见"的亲切语气,表达了对这种安稳生活的满足感。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对平凡生活的细腻观察和由衷赞美。诗人没有刻意说教,只是用清新的笔触记录下槐叶、樱桃、菖蒲、兰草这些寻常事物,却让我们感受到节日带来的喜悦。这种对生活细节的珍视,对传统习俗的温情,正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精髓所在。
周麟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