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站在高高的销暑楼上,俯瞰霅溪流水,远眺烟波中的梓州。虽然夏日凉风习习能解暑热,却无法消除内心的忧愁。
前两句写景:站在高耸的楼阁上往下看,霅溪的流水尽收眼底;极目远望,透过朦胧的烟波能看到远处的梓州。这两句通过"岧峣"(高耸)、"下瞰"(俯视)、"极目"(远望)等词语,描绘出一幅开阔的山水画卷。
后两句抒情:虽然夏日有清凉的微风,可以驱散暑热,但却无法消除心中的忧愁。这里用"清风"和"暑"的对比,带出更深层的"忧",形成巧妙的反衬。表面写消暑,实则表达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由景入情,自然过渡
2. 用"销暑"引出"销忧",构思巧妙
3. 通过外在的清凉反衬内心的烦忧,形成强烈反差
4. 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让读者能感受到作者那种"美景在前,忧愁难解"的复杂心境
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让普通的夏日登楼变得富有深意,也让读者能体会到:有些忧愁,再美的风景和再舒适的环境也无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