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始兴黄塘道中排律十四韵呈陈明府
驱车江口道,小憩望朝暾。
峭壁高云气,清溪宿雨痕。
诸峰非一状,万壑若为源。
络绎红尘骑,依微白屋村。
岭头何日度,天末此中论。
大泽龙蛇走,深丛豹虎蹲。
年华看冉冉,途次厌喧喧。
未遣登临兴,忽伤赋役烦。
辽阳驰羽檄,下邑赋饛飧。
幸藉循良抚,犹堪皮骨存。
聚庐安保伍,倚杖牧鸡豚。
山水清如许,神明正可言。
小人纪风土,史氏采輶轩。
百里经过处,因声庞士元⑴。
峭壁高云气,清溪宿雨痕。
诸峰非一状,万壑若为源。
络绎红尘骑,依微白屋村。
岭头何日度,天末此中论。
大泽龙蛇走,深丛豹虎蹲。
年华看冉冉,途次厌喧喧。
未遣登临兴,忽伤赋役烦。
辽阳驰羽檄,下邑赋饛飧。
幸藉循良抚,犹堪皮骨存。
聚庐安保伍,倚杖牧鸡豚。
山水清如许,神明正可言。
小人纪风土,史氏采輶轩。
百里经过处,因声庞士元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黄塘道中驱车前行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开头写清晨驱车江口,停车小憩时看到的景象:陡峭的山壁高耸入云,清澈的溪流还带着昨夜雨水的痕迹。群山形态各异,万壑争流,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路上行人络绎不绝,远处隐约可见简陋的村落。
接着笔锋一转,写旅途中的忧虑:不知何时能翻越山岭,远在天边的战事令人忧心。荒野中仿佛有龙蛇猛兽潜伏,暗喻世道不太平。时光飞逝,旅途喧嚣令人疲惫。本想好好欣赏风景,却突然为赋税劳役的繁重而伤感。
后面提到辽阳战事紧急,地方百姓还要负担军粮供应。幸好有贤明的官员治理,百姓才勉强维持生计。村民们聚居一处以求安全,过着放牧鸡豚的简朴生活。
最后作者感叹这里的山水如此清秀,正是神明庇佑的证明。自己记录这些风土民情,希望史官能采集这些见闻。经过这百里行程,不禁想起三国时期爱民如子的好官庞统(字士元),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期盼。
全诗将山水之美与民生之苦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既热爱自然又心系百姓的情怀,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