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王阮亭侍读书斋、咏山鹧,侍读词有“妾是桐花,郎是桐花凤”之句,故六七反之

自颊桅头,绣缨竹外,输他绵羽娟秀。
何处飞来,料自苑桃宫柳。
纵不比、么凤桐花,合赚得、新词消受。
红豆,拚分了鹦哥,任伊闲咒。
相见海棠初绽,早落尽芙蓉,雪梅香逗。
移入重帘,伴取玉蜍金兽。
记点染、窠石春林,费多少、巧心妍手。
描就,试开笼放尔,戏猿能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只漂亮山鹧鸪鸟的故事,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展现了人与鸟之间的趣味互动。

上阕先描写山鹧鸪的外貌:它站在枝头,羽毛像绣着彩线般美丽。词人好奇它从哪里飞来,猜想可能是皇家园林里的桃柳间。虽然比不上传说中的神鸟"桐花凤",但它的到来已经让主人很开心,值得为它写首新词。主人甚至愿意把喂鹦鹉的红豆分给它吃,随便它怎么吵闹都不计较。

下阕写这只鸟陪伴主人的时光:从海棠花开到芙蓉凋谢,再到梅花飘香,它一直在帘幕间与香炉为伴。词人想起画家为了画好鸟站在春林石头上的姿态,不知要费多少功夫。最后突发奇想:要是打开笼子放它出去,不知道它能不能和猿猴一起玩耍呢?

全词妙在把寻常的养鸟小事写得妙趣横生。通过"输他""赚得""拚分了"这些口语化表达,把主人对鸟的宠爱写得活灵活现。结尾的"戏猿能否"更是神来之笔,用一个天真的疑问,既展现了鸟儿的活泼,又透露出主人孩子般的好奇心,让人读来会心一笑。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