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间黄昏图景,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动人。
前两句写落日余晖洒在江面上的景象: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芒从江面反射回来,江水泛着粼粼波光,倒映着两岸青山的轮廓。"沧江"指深青色的江水,"返照"强调阳光的反射效果,"碧山隈"(山弯处)的描写让画面更具空间感。这两句通过光影的流动感,营造出温暖而灵动的氛围。
后两句转向人物活动:住在山里的隐士沉醉于枫林沙沙的声响,直到月光洒满简陋的柴门,仍舍不得回家。"枫林响"可能是风吹树叶声,也可能是秋叶飘落声,这个细节既写出山居生活的闲适,又暗示季节特征。"未肯回"三字生动表现出主人公对自然之美的痴迷,这种流连忘返的状态,传递出超脱尘俗的生活情趣。
全诗通过光、影、声的细腻刻画,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完美融合,展现了隐逸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生活。诗中"落日""江光""枫林""月满"等意象共同构成富有层次感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居生活的宁静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