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人蔡英夫奉旨颁流求国王印宝就与国王之来享者二人同驾海舟自福建起柁
五虎门西叠鼓挝,行人承诏自皇家。刻金鸟篆颁王号,建节龙骧戛海霞。
两国夷君归绝岛,万年天子御中华。预知奉使旋京日,浩荡秋涛涌月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蔡英夫的使者奉皇帝之命,乘船前往流求国(今琉球群岛)册封国王的壮观场景。
前两句写出发场面:在福建五虎门西边,鼓声阵阵,使者带着皇帝的诏书启程。这里用"叠鼓挝"形容鼓声密集,烘托出庄严隆重的氛围。
中间四句是重点: - "刻金鸟篆"指精心雕刻的黄金印章,"建节龙骧"形容使船像昂首的巨龙,展现天朝威仪。 - "两国夷君"指流求国王和另一位来朝贡的君主,他们将带着册封返回海岛。 - "万年天子"凸显明朝皇帝统治的永恒性,中华文明的强大向心力。
最后两句是想象:等使者完成任务返航时,秋夜的海浪会托着月下的航船凯旋。用"浩荡秋涛"和"月槎"(月光下的船)构成壮美的画面,暗示使命必成。
全诗通过: 1. 仪式感十足的出发场景 2. 华贵的册封信物描写 3. 对皇权威仪的强调 4. 充满动感的海上航行意象 展现了明代对外交往的盛况,既有纪实性又充满浪漫想象,让读者感受到当时中国作为宗主国的气度与海洋活动的壮阔。
谢肃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