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为送别友人游同年赴任增城而作,主题是赞美友人高尚的为官之道。全诗用平实的语言传递了深刻的为政理念。
首联"踏雪南征靡惮劳,此公端不为锥刀"是说友人不怕辛苦冒雪赴任,他的志向远大,绝不是为了谋取私利。"锥刀"比喻蝇头小利,突出友人品格高尚。
颔联"能行所学官无小,苟利于民誉自高"是核心观点:只要能够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官职大小并不重要;只要真心为民谋利,自然能赢得美名。这两句道出了为官的真谛。
颈联用典故说明为政之道:"鞭算"指苛捐杂税,"孔穴"比喻搜刮民财的漏洞,诗人劝诫不要斤斤计较这些;"荆班"指普通官员,建议多与同僚探讨诗文雅事,保持高雅情操。
尾联"吏奸民蠹浑闲事,临政先教立脚牢"最为精辟:面对官场腐败、民生困苦这些常见问题,最重要的是先站稳脚跟,坚持原则。一个"立脚牢"生动点出为官的根本在于坚守立场。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踏雪"开篇,既写实又象征友人迎难而上的精神 2. "锥刀"与"风骚"的对比,凸显品格追求 3. "立脚牢"这个比喻,把抽象的政治操守说得形象易懂 4. 通篇没有说教,而是通过具体建议展现为政智慧
这首诗对今天的启示是:无论身处什么职位,秉持为民服务的初心,坚持原则底线,才是为官从政的根本。这种思想穿越千年依然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