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口

数骑罗阳出,来日长荻林。
从来无远游,安知山水音。
陵谷几迁变,方能成古今。
驱驰过夏口,涯缺江流侵。
落日水归东,行行不可寻。
慷慨复何益,且活百年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初次远行、面对陌生山水时的感慨,以及他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开头写主人公骑马穿过长满芦苇的河岸,暗示这是一次新鲜的旅程。他感叹自己过去从未远行,所以无法真正懂得山水之美——就像没吃过榴莲的人,光听别人描述是无法体会它的味道的。

中间部分用"陵谷变迁"的比喻,说地形要经过千万年才能形成现在的模样,暗指人生阅历也需要时间积累。当他骑马经过夏口(古代重要渡口)时,看到江水侵蚀着残缺的河岸,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自然的力量。

最后四句最有意境:落日把江水染成金色向东流去,就像时光一样追不回来。诗人突然醒悟:空发感慨有什么用呢?不如好好珍惜这百年人生。就像现代人突然想通"与其抱怨生活,不如活在当下"的感觉。

全诗用旅途见闻带出哲理,把地理景观(芦苇、江水)和人生感悟自然结合,最后落脚在积极的生活态度上。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初次见识世界"的新鲜感,以及面对浩瀚自然时产生的渺小感,这种体验古今相通,很容易引起共鸣。

0